2023 年,欧盟正式实施 Ecodesign 能效新规(EU 2019/2020),并在 2024–2025 年陆续加严了照明产品的能效和环境标准。这项新规要求 光效、寿命、能耗、光品质 等多维度提升,目标是在 2030 年实现建筑与照明能耗大幅下降,从而助力 “欧洲绿色新政(European Green Deal)” 的碳中和目标。
新规的核心点包括:
能效门槛提高:传统低效灯具全面淘汰,LED 产品最低光效需 ≥ 120 lm/W。
寿命要求更严:灯具需通过 ≥ 50,000 小时寿命测试。
信息透明化:产品必须在包装和数据库中标注功率因数、显色指数、蓝光危害等级等指标。
可回收性和环保:要求减少有害物质使用,提升可回收设计。
这意味着欧洲照明市场将进入 更高门槛、更加规范 的时代。
一、新规对LED产业的直接影响
1. 产品迭代加速
新规将迫使 LED 厂商淘汰 低光效、低寿命、成本导向型 产品,全面转向 高性能、智能化、环保型 灯具。
例如,飞利浦(Signify)已宣布到 2025 年,旗下所有欧洲区照明产品将全部符合 Ecodesign 新规。
2. 成本与竞争压力
符合新规的 LED 芯片需要更高的光效(≥200 lm/W 技术逐渐普及)。
驱动电源需符合更高能效等级,增加研发和认证成本。
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,可能被迫退出欧洲市场。
据 欧盟照明协会(LightingEurope, 2024) 报告显示:
实施新规后,约 15% 中小型欧洲灯具品牌面临市场淘汰风险,而头部企业则加速占领份额。
3. 市场规模与增长
尽管短期内会增加企业成本,但长期看,能效提升带来节能效益和用户体验提升。
据 MarketWatch 2025 报告,欧洲 LED 照明市场规模预计将从 2024 年的 275 亿欧元增长至 2030 年的 410 亿欧元,CAGR 为 6.8%。
高端照明(智能照明、人因照明、植物照明)将成为增长新引擎。
二、新规对全球LED供应链的外溢影响
1. 出口企业挑战
中国作为欧洲最大 LED 灯具供应国(2024 年出口额占比 53%),也必须应对:
产品设计需符合新规测试标准。
出口认证周期拉长,需增加 CB、CE、RoHS、ERP 等多重认证。
低端产能逐渐失去市场,迫使企业转型升级。
2. 技术创新加速
欧洲新规对 COB 封装、UVC LED、智能驱动、蓝光危害控制 等技术提出更高要求,中国厂商若能率先突破,将获得出口优势。
五、新规长远影响与趋势
新规确实对很多企业有很大的影响,比如:
德国欧司朗(OSRAM)在新规出台前提前布局 人因照明(HCL) 产品,光效与健康双兼顾,2024 年在欧洲商用照明市场份额提升 18%。
很多中国出口型企业因未能及时满足 Ecodesign 能效标准,2023–2024 年被迫下架多个产品系列,导致欧洲市场份额下滑 30%。
Signify通过研发 智能控制 + 高效 LED 芯片,不仅满足新规,还借助 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打开更大市场。
还有很多产业的发展趋势如下:
行业集中度提升:大企业受益,中小厂商被淘汰。
绿色供应链加速:从芯片到灯具的全链条环保要求,推动循环经济。
消费者收益增加:灯具能耗下降,长期节省电费。
国际标准趋同:未来美国、日本可能借鉴欧洲标准,推动全球照明行业升级。
总的来说,欧洲能效新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。对于 LED 企业而言:
短期看,需要承担研发、认证和转型成本。
长期看,高性能、智能化和绿色环保产品将迎来更大市场空间。
把握新规带来的 技术门槛提升 和 绿色转型机会,将决定谁能在未来 5–10 年欧洲乃至全球 LED 市场中胜出。